群众事无小事,事事连民心。群众事看似细小、繁杂,却件件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办好实事必须保持愿管“小事”的热情、具备能解“小事”的本领、练就敢管“小事”的“内功”。遂法人用教育、指引、感化、疏导,体现司法为民的温度,做到越是平凡处,越是见初心。
遂宁市大英县人民法院河边人民法庭庭长 刘璐
“快点还钱!”“刚哥,请你再延缓我一段时间嘛,你也知道我的情况,自从受伤之后身体始终不见好,出去打工都没办法做重活。”“不行!我家里还不是有事情急需用钱,况且这笔钱我已经借给你一年多,期间你也得到了相应的事故赔偿,理应按期还钱!”......在大英县人民法院河边人民法庭内,一桩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一碰面便争锋相对,吵到激动之处,甚至马上要上演“拍桌子打板凳”大打出手的局面。见状,河边人民法庭庭长刘璐急忙将二人分开,并将他们分别带到不同的房间暂缓情绪。按照程序,这桩民间借贷纠纷属于按期到河边人民法庭开庭审理,但就在刚刚,刘璐突然转变了工作思路:“双方当事人情绪都不稳定,如果直接开庭,无疑会加剧矛盾,甚至产生新的纠纷事故。适时采取‘背对背’调解,不仅能起到安抚作用,或许还能在开庭前柔性化解本案矛盾。”而如同刘璐所料,在“面对面”的沟通倾听中,她果然找到了矛盾“最优解”。“刘法官,请你来给我评评理,我一直把小强当好兄弟,先前他在某某建设公司上班途中受伤,我第一时间借钱给他就医,结果现在他报销下来了,就是不肯还钱!”“刘法官,我的报销的确是下来了,我也在能力范围之内立马偿还了刚哥一万元,现在还剩余一万元实在无力偿还,毕竟我后续还得接受治疗,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......”三言两语之间,此案的脉络已然清晰。刘璐耐心引导双方当事人释放内心情绪,从“主动借钱”到“尽力偿还”两个关键词中她提炼出:双方都是明事理之人,只是目前都遇到一定难题,内心的情谊仍在。了解到案件症结,刘璐随即组织二人进行协商,穿针引线找准切入点,在平衡双方利益的同时,注重两人友情修复。通过两小时的沟通调解,最终双方握手言和,破裂的友情得以修复。小强当场履行了3000元借款,刚哥也理解小强的身体还在恢复期,挣钱不容易,且还需要负担治疗开支,当即表示“愿意放弃2000元借款,就当做给小强买营养品,剩余的借款于年底前还清就行。”“与严肃的司法程序相比,当事人肯定希望让矛盾被更柔和的力量抚平。”在人民法庭深耕已久,刘璐认为,人民法庭是深入百姓的法治触角,也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,在不同的案情中替当事人寻找共情的可能,方能让诉前调解如同一缕春风,书写出法理温情的新篇章。